当前位置:市统计局>统计公报>区县公报

慈利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来源: 慈利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: 2015-09-02 作者:

2014年,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复杂形势,县委、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的决策部署,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,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,全力改善民本民生,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,为建设区域经济强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一、    综合

初步核算,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1380023万元,比上年增长10.6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230054万元,增长4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481229万元,增长9.3%;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15365万元,同比增长9.2%;第三产业增加值668740万元,增长13.5%。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2549元(按常住人口计算),按2014年年均汇率折算约为3670美元。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.8:35.9:47.3优化为16.7:34.9:48.4。2014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8.7%,比上年提高5.8个百分点。

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19人,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62人,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4人,援助零就业家庭12户,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10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%。组织开展职业培训6117人,其中: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260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37人,创业培训1520人,企业职工培训1000人。

二、    农业

201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234万元,比上年增长4.8%。其中:种植业产值198145万元,增长4.5%;林业产值35740万元,增长4.8%;畜牧业产值104413万元,增长4.6%;渔业产值11439万元,增长14.6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97万元,增长4.5%。

2014年全县耕地面积65.32万亩,粮食种植面积91.92万亩,与上年基本持平,获“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”称号;油料种植面积32.45万亩,增长2.0%,获得201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,我县粮油生产大县地位进一步巩固;蔬菜种植面积14.29万亩,增长4.0%,其中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5.4万亩;烟叶种植面积3.99万亩,增长1.0%。全年粮食总产量29.63万吨,增长1.8%;油料产量3.69万吨,增长2.5%;蔬菜产量22.67万吨,增长22.2%;烟叶产量0.49万吨;全年出栏肉猪52.42万头,增长4.3%;出笼家禽220万羽,下降3.1%;肉类总产量4.75万吨,增长3.5%;禽蛋产量0.97万吨,增长1.0%;水产品总产量0.65万吨,增长5.5%,其中大鲵养殖规模达到13.6万尾。

富硒产业健康成长,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。不断进行结构调整,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,实行区域化布局、专业化生产、规模化建设,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。年末拥有省、市级龙头22家(省级3家),本年度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、新增四星级休闲农庄1家。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5%,实现农业增加值6亿元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38个。

全年落实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22万元,共补贴农机具3800台套,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3.91万千瓦,增长5.2%;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,全年完成机耕面积24.73千公顷,机播面积5.62千公顷,机收面积16.66千公顷,机械排灌面积26.51千公顷,机械初加工农产品56.13万吨;完成农机产业总收入30648万元,增长7.6%。农村用电量6250万千瓦时,增长6.5%。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8.4万吨,增长2.4%。新建农村沼气池800口,达到3.52万口。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238处,完成水利工程投资29700万元,完成土石方734万立方米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.51平方公里,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.27千公顷,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.97千公顷,解决饮水不安全5.77万人。

三、    工业、建筑业

2014年,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.54亿元,同比增长9.2%。全县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8.29亿元,同比增长2.4%,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6.63亿元,同比增长9.8%,上缴税收1.27亿元,下降26.2%。分企业类型看,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2.14亿元,下降39.2%,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66.15亿元,增长4.7%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68.15亿元,增长2.3%,产销率为99.74%,其中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5.75亿元。

  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.46亿元,同比下降12%;利润总额1.61亿元,同比增长1.9%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7家,亏损面22.2%。

  2014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.59亿元,增长10.6%。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

  201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.5亿元,同比增长20.0%。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.11亿元,增长18%。年内房屋竣工面积2.48万平方米,下降57.5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11.89万平方米,增长9.6%;商品房销售额4.51亿元,增长38.2%。全年销售商品房888套,同比减少75套,下降7%。

  五、国内贸易

 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662.9 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6  %。其中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9665.9 万元,增长10.9  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997.0 万元,增长14.7  %。按消费形态统计,商品零售额309938.3万元,增长11.2%;住宿餐饮收入68724.6万元,增长12.2%。按限额类别分,限额以上82333.9万元,增长11.7%,限额以下296329 万元,增长11.5 %。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22437.0万元,比上年增长12.4%,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5940.5万元,增长14.3%,日用品类2533.1万元,增长19.1%,

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7493.8万元,增长-2.7%,化妆品类1871.0万元,增长34.9%,金银珠宝类2695.5万元,增长29.6%,

汽车类21930.0万元,增长16.4%,书报杂志类4654.9万元,增长10.8%。

    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。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1.07亿元人民币,增长12.7%;实际利用外资414万美元,增长106%,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1192万美元,增长15.5%。

  六、财政、金融

  2014年,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9.01亿元,增长8.7%。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.04亿元,同比增长6.4%,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.44亿元,增长9.8%。全县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支出30.16亿元,增长19.8%,其中医疗卫生支出3.3亿元,增长18.5%,农林水事务支出5.3亿元,增长32.8%,教育支出5.5亿元,增长12.2%。

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1.73亿元,较年初增长15.7%,储蓄存款余额113.16亿元,较年初增长16.1%,占各项存款的79.8%;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5.19亿元,较年初增长14.04%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63.51亿元,增长16.8%,短期贷款11.66亿元,比年初增长0.6%。全年发放涉农贷款57.41亿元,增长7.3%。全金融机构盈利2.38亿元,增长18.7%,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.07亿元,比年初减少28.2%,不良贷款比率6.74%,下降4个百分点。

七、交通、旅游

  全县年末公路里程3560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。全年完成交通固定投资5.87亿元。岩泊渡澧水大桥、东洋渡大桥等重点项目竣工通车。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03.1公里,完成危桥改造15座。全县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80%。

  全年火车旅客发送量54万人次,公路旅客运输量135万人次,公路货物运量865万吨,水路旅客运输量12万人次,水路货物运输量22万吨。

  2014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5.48万人次,增长17.3%,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01.02万人,增长14.3%。实现旅游总收入20.84亿元,增长15.1%。完成旅游投资5.8亿元,着力将我县打造成“温泉之乡、道教圣地、休闲乐园”,旅游市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,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。

八、科技、教育

  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6家,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.15亿元,增长25%;增加值0.75亿元,增长23%。全年申请专利137件,授权专利45件。转化实施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54项。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12名,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。

2014年全县拥有普通高中5所,职业高中2 所(民办1所),教师进修学校1所,初级中学20所,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(民办1所),普通小学37所,村小及教学点161个,幼儿园61所,在园幼儿17294人。全县拥有小学专任教师1828人,初中专任教师1487人,普高专任教师662人。本学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5647人,初中在校学生16812人,高中在校学生9320人,职中在校学生3899人。

教学质量稳中有升,2014年高考,本一录取479人,本二录取835人,本三录取224人,专科录取1681人,录取率达94.23%,高于省平均8.23个百分点。慈利四中与长郡教育集团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成功对接,高中部招生2个麓山国际实验班。

九、文化、体育、卫生

  文化事业得到积极发展。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,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,公共图书馆1座,藏书量达8万册,博物馆1个,文化馆1个,艺术表演团体7个,全县广播、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%和98%,有线电视用户3.6万户。完成639家农家书屋图书更新,共更新252万册。完成5463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“村村通”安装和143个村的广播“村村响”安装。组织开展“欢乐潇湘?幸福慈利”全县文艺汇演,其中零阳镇、龙潭河镇编排的节目被张家界市选送参加了全省的汇演,获得了领导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欢迎。开展“欢乐乡村?同心同行”送戏下乡巡演60场次,其他专场演出18场次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644场次,观众87.8万人次。城市广场电影放映600场,观众1.3万人次。

年末拥有各类体育场馆61个,游泳池5个,各种体育运动场55个。县七运会的胜利举办,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,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5.4万人。拥有农民健身工程项目的行政村139个。竞技体育成果丰硕,捷报频传。我县青少年参加省以上比赛中共夺得  11金8银12 铜的好成绩,其中在4月全省中学生田径比赛上,共获2金2银4铜,总分全省排名第三;5月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,我县获得3银3铜并获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;省十二运会上,我县篮球、乒乓球、田径代表队共夺得9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。

 2014年末全县拥有医院、卫生院40个,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84人,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800人,注册护士802人,实有床位2396个。2014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.93%,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.7‰,婴儿死亡率5.23‰。年末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551777人,参合率为99.8%。

十、人口、社会保障

  2014年末全县总户数247475户,户籍总人口709871人,其中男性363535人,女性346336人,男女性别比为105:100,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正常。非农业人口87221人。从人口年龄段的分布看,18岁以下117469人,占总人口16.55%,18到35岁154419人,占总人口21.75%,35到60岁286677人,占总人口40.38%,60岁以上151306人,占总人口21.32%。年末常住人口61.2万人,城镇人口24.8万人,城镇化水平40.5%。人口出生率为11.87‰,死亡率为8.28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3.59‰。

  2014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10元,同比增长10.7%,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9元,同比增长8.8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1元,同比增长13.5%。人均居住面积59.4平方米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.2%,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.3%。

2014年全县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分别为42.24万人、8.43万人、2.58万人、3.65万人、3.1万人,养老保险中企业、机关事业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.53万人、0.59万人、39.12万人。全县有城市低保对象11109人,农村低保45203人,农村五保对象4519人,确保城乡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月226元和114元,五保分散供养标准每人年达到2640元。全年发放低保资金8386万元,其中城镇低保金3217万元,农村低保金5169万元。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681万元,救助5.4万人次。 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2个,床位1250张,收养人数1238人。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160万元,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82万元。

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进度,全年动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8个,新建廉租住房302套,公共租赁住房588套,改造城市棚户区600户,农村危房2065户。

  十一、生态建设、社会安全

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同治,城乡环境卫生达到全省一类县水平。城区空气质量达到Ⅱ级质量标准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1天,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1.4%;全县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。关闭11个乡镇的15家实心粘土砖厂,17家页岩砖厂实现规范运营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09.52吨。积极实施绿化提升工程,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406.9公顷,覆盖率提高到31.3%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.96%,森林资源蓄积量达667.44万立方米,林地保有量达到368万亩,森林保有量达到282万亩,拥有自然保护区5个,面积达1.7万公顷;森林公园2个,面积达0.36万公顷。县城污水管网达50公里,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.2万吨,污水处理率达80%以上。

2014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为0.71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2.7%。

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。万人刑事犯罪率3.94,交通事故死亡率0.52,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7人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.05,均比上年大幅下降,社会安全指数100%。